从“三国争霸”到“诸侯混战” [来源 qq.com]

[复制链接]
查看: 727   回复: 2
发表于 2005-5-25 11: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不但三大传统门户网站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改革,依靠网络游戏、即时通讯、搜索等专业服务崛起的网络新贵也正悄悄的向门户模式靠拢,再加上觊觎已久的海外军团今年以来动作不断。有人说,网络经济的新门户大战已经打响。


  新生代:挟势而来 虎视耽耽


  自2003年互联网再次升温以来,国内一大批新生代门户开始抢跑。包括腾讯网(QQ.COM)、Tom、21CN、263、Lycos等在内的综合性门户网站竞相发力,各显其能。


  与传统门户网站相比,新生代门户起步较晚,错过了“圈地时代”的大好机遇,但是,新生代门户具有自身的很多特点,不再单纯以增加用户数量为目标,在经营方向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对其相对复杂的业务构成和网下资源的整合,力图满足客户多方面的商业需求。


  ◆腾讯:杀气腾腾“闯门户”


  在新生代门户网站当中,腾讯网(QQ.COM)图谋霸业的雄心日益显现。在战略定位上,腾讯网要在QQ即时通讯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中文门户,使之成为一个横向媒体平台,集新闻信息、互动社区、娱乐产品和基础服务为一体,通过实时、互动、娱乐等特性,锁定那些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用户,而且要改变众多老用户的习惯。腾讯的新门户模式俨然已经初具规模。但距离腾讯CEO马化腾的目标——要在三年之内,把腾讯网(QQ.COM)打造成为中国前三名的综合类门户网站——用户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TOM在线:继续发力短信业务 以跻身门户3强


  尽管中国的短信(SMS)市场出现缩水,但TOM在线近日表示,公司仍将一如既往地发展短信业务。TOM在线首席运营官王雷雷日前表示,TOM在线今年的短信业务涨幅仍将达到50%左右。同时,TOM在线还启动了多元化发展策略,寄希望于今年能够超越国内另外一家门户网站。之外,还有很多专业网站纷纷向门户进军。但是,碍于人才和品牌影响力,门户网站必争之地的新闻内容仍是新兴门户网站的“短板”。


   老门户 三甲有望重排座次


  门户网站的概念诞生于网络经济发展初期,主要是指通过一个网站提供信息内容、电子邮箱、搜索等全方位的互联网服务,基本满足网络用户的所有需求。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各种互联网服务业务越来越多,单个门户网站很难满足网络用户所有的需求。与之相伴的是大批新兴专业网站的崛起,门户网站的经营模式和生存受到严重挑战。而面对这种挑战,传统门户网站开始了改革之路。


  ◆新浪:赢利趋缓 突遇盛大收购引发动荡


  新浪虽然强化了互联网的媒体作用,但赢利能力一直未能大幅提升,一次次在资本压力下发生“宫廷政变”,甚至被盛大收购了20%的股份,大大有损门户老大形象。据赛迪网消息,新浪刚刚公布的Q1财报也显出了颓势,一季度净利润为1030万美元,合每股收益18美分。相比之下,新浪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1600万美元,合每股收益28美分。这是新浪自从2002年年底恢复盈利以来首次出现的季度利润下降。


  但是作为最大的门户网站,也是最为传统的新闻门户,新浪依然保持高人气和高浏览率。潜在的盛大与新浪的资本合作将会使得网游概念与门户模式合而为一,打造出一个价值在12亿-15亿美元左右的中国IT中型股。


  ◆搜狐:大而全策略遭质疑 跌出三甲


  搜狐这段时间有些不顺。去年的财报显示,搜狐的营业收入已跌出了三大门户网站之列,媒体的质疑之声也因此一浪高过一浪。近日,张朝阳亲自主持召开搜狐战略转型重要会议,提出放弃紧盯新浪的市场定位,转而借鉴网易的内容建设战略思路,要成为“中国第一门户”。“搜狐完全有希望2005年在广告方面超过新浪,我们有这个信心。”张朝阳在搜狐网成立七周年之际对媒体如是说。


  ◆网易:借网游增收 05年发力内容建设


  三大门户中,网易的转型最早变化也最大。早在几年前,网易就将业务重点放到了网络游戏上,这已经与传统门户概念已经相距甚远。4月底,网易2005年第一季度财报出炉,财报显示其总收入达到3.277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季度增长17.9%;净利润为1.539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8.2%。其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网络游戏服务,网络游戏收入增长达到25.9%,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广告收入的1.3%和无线增值等其他收入服务的负18.7%。于是业界有人高呼,门户模式的下一个“精神领袖”将会是网易和丁磊。


   争做门户 缘何成了香饽饽


  对于目前的这场新门户运动,很多人认为是被逼出来的。


  ⊙传统门户为何发力:


  →威胁一:传统经营模式受到质疑。随着短信、网络游戏、即时通讯、搜索业务等新兴网络业务的兴起,一批专业网站异军突起。新浪、搜狐、网易等传统门户网站的经营模式受到质疑。在经历了多次多元化发展和业务扩张之后,门户网站核心业务不突出、行业内容不细致、地域信息不齐全等等问题暴露无遗。


  →威胁二:用户渐被分流。随着自定义新闻等新的新闻分类的出现,门户新闻网站用户被分流:例如,有业内人士指出,新浪有近60个频道,除了比较有特色的几个频道确实做的内容很丰富也有特色之外,绝大部分频道的人流量并不如一些专业的门户网站。


  ⊙新兴门户的诱惑:


  →原因一:为利所趋。传统门户网站丰富的新闻内容带来了流量优势,也带来了网络广告等潜在市场。这些都是专业网站觊觎已久的“奶酪”。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在线广告市场从2002年至2008年将增长十倍,到2008年将占整个广告市场收入的3%,相当于英国目前的水平。


  →原因二:防守反击。此外,三大门户网站已经开始经营即时通讯、网络游戏、搜索等业务,这给专业网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进军门户,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防守反击。


  →原因三:聚集人气。有关专家指出,网络经济最主要的就是聚集人气,只要有庞大的用户群,各种业务也就有了发展基础,而各种网络业务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其实并不高。门户网站在聚集人气方面的优势不辩自明。据美国的网络调研公司Nielsen//NetRatings去年年底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除了三大门户外包括TOM在线)一个星期的访问量达到了一亿人次。专业网站在凭借业务优势吸引了一部分用户之后,再通过免费服务等形式向更大范围的用户提供各种互联网服务,夯实自己的人气。


  →原因四:媒体蛋糕。专业网站的发展也不例外的操控在资本的手中,而资本的本性在于追逐利润,当传媒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的时候,资本也看到了传媒的财富价值。这就让一向自视甚高的专业网站放下身架,转投门户,为下一步顺理成章的插足传媒业搭桥铺路。


   门户之争 列强打响“差别战”


  “门户”这一个本是因互联网而生的名词伴随着荣誉、财富被附加了太多的意义,一时间人人趋之,“门户之争”与“争做门户”给舆论界带来了永不消逝的喧嚣。也吸引了大批的海外互联网企业趋之若鹜。


  5月12日美国三大门户之一微软MSN宣布,它在上海已经新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将正式开设中文门户网站。这对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目前,全球主要的互联网企业正加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搜索巨头Google为了不影响其中国公司的筹备,不久前以约200万元的高昂代价,赎回了www.google.com.cn的域名。雅虎、eBay、亚马逊等在去年也分别向中国投入巨资,意图开掘这块含金量巨大的潜在市场。微软的进军,宣告了全球主要互联网企业已经到齐。有评论认为,国内门户网站数量已趋于饱和。此时,微软的介入,可能会对互联网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一场网络新门户运动已经开始,如何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是身怀一技之长的新贵与先入为主的老门户都在思索的问题。


  >>力保个性 拓展新业务


  从网易人像开PARTY一样庆祝自己的游戏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再到早些时候,搜狐宣布930万美元现金收购提供电子地图服务的网站“图行天下(Go2Map)”,再到TOM在线CEO王雷雷以特色自诩,表示,“没有特色的门户是危险的,有特色的门户才有前途”。


  >>丢弃重负 与专业网站开展合作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动辄数十个内容频道,在力保几个王牌频道的同时,难免顾此失彼。继网易上季度把房产频道“包”给搜房网后,5月19日,新浪网又把招聘频道“包”给了国内最大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就短期利益而言,新浪网把原本是“鸡肋”的招聘频道变成重要的收入来源,享受来自中华英才网的广告收入及合作分成。此前,搜狐网的旅游频道也曾“包”给携程旅游网来做。业内人士指出,今后中国门户网站“卖地”现象会日益普遍,合作双方各取所需。


  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断,拼构出如何将门户网站进一步发展的些许思路。有专家就此指出,“门户现在都开始各自出击,寻找自己的最大利润空间,从最初的一味追求内容到后来的依靠短信,再到现在的内容、游戏、搜索百花齐放,门户‘差别战’已经打响。” 目前,中国门户网站的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综合实力将决定谁会在这场竞争中笑到最后。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1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入骨从“三国争霸”到“诸侯混战” [来源 qq.com]: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fnbkk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25 13: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