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妈啊 发表于 2013-4-20 10:21:21

豆瓣也PLA吗?



因为来论坛好久不去豆瓣玩,昨天去发现豆瓣底下多了很多广告,根据所在页面匹配的商品,给出价钱,咋一看是不是豆瓣也跟GG一样PLA了,上网研究也没明白是不是。。。。。。
下面是落伍转来的旧帖子,分析的好全面来着
  以前朋友喜欢看电影和书,经常上豆瓣去写写影评,发发评论,多次跟我介绍到豆瓣是一个不错的网站,建议我去看看。之前也只是很简单的逛了下,发现是个sns网站也就没多在意。我是那种只看不喜欢评论的人,所以还是习惯性的上天涯。由于工作的缘故,主动跟豆瓣打上了交道,也见过豆瓣网总裁杨勃,达成了合作。平时也经常上去溜达下,顺便宣传下自己的网站先看看,带点流量。

  目前大家熟知的QQ,baidu,校内,开心,淘宝等,都隐隐约约带有些国外成功网站的影子,而从网站平台搭建开发建设等技术层面上来讲,豆瓣却是一个额外的例子,没有抄袭,多少让人有点欣慰。其创立的影评,书评,乐评,一直占有领头羊的地位,也是被国内一些讲究实用主义者如校内争先copy的一个主要对象。不过从豆瓣的赢利模式以及做出的一些尝试来讲,那就不太理想了。

  豆瓣网的传统盈利模式是:在每本书下悬挂不同的购书网站的logo和价钱。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豆瓣传统的渠道收入日益缩减。压力首先来自网民的阅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下载电子书,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开辟了免费在线看书的频道后,更多网民失去了对高价格的纸质书籍的购买欲望。网友阅读习惯由纸书向电子书的过度,弱化了图书分成这种商业模式。其次各种返利网站对豆瓣网的盈利也造成了影响,许多“狡猾”的用户在豆瓣网看完翔实具有价值的书籍推荐后,通过返利网站进入网上书城,返利商城便可以得到一定百分比的提成。这些都削弱了豆瓣传统的盈利能力。针对这个,我想插入一下之前看到的一个关于韩寒在淘宝网开店的消息,韩寒的书店开业第一天,签售就达到2000余本,由于人气火爆,还一度被淘宝网的机器排查系统识别为“信用炒作”,并遭到“自动封店”。事后,淘宝网官方不得不为“误封店事件”出来解释说:“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店,在开业第一天就实现两千多笔交易(因此系统才会误判)。”所以豆瓣不妨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进行操作,通过名人签名售书等活动,提高广告收入和人气。而豆瓣的名人效应,恰恰又是其短板之一。

  再来看豆瓣的品牌合作,两年6万,目前也只有converse,42below,arrtco,ford,bosch,特仑苏,英国大使馆,英国旅游局,爱尔兰旅游局9家合作客户,总共54万,每年才27万,而且还是没有打折的情况下。豆瓣重要在发现,而那么多的广告主却对这仅拥有的360多万注册用户视而不见,可见它目前的商业价值不大。至于豆瓣的品牌广告,也就是在小组话题里面右侧的广告等,基本上也只是配合下品牌合作,尽管广告尺寸越来越大,毕竟售价15-20元/CPM还是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前段时间疯狂的小组效果广告,包括经常见到的emoi基本生活,乐淘,趣玩甚至是凡客等电子商务网站的广告,效果最好的也就每月1万多的销售量,分成给豆瓣所得的广告费用就少之又少了,倒是帮别人推广了一下品牌,自己获利很少。

  豆瓣开通的淘宝店铺,小组投放自己的广告,将流量引入淘宝小店,一开始还很神秘,衣服是看不到样子的,需要下了订单收到货才知道,一开始效果还挺不错,但是不久后神秘感消失,豆和瓣的T恤,杯子,袋子,很普通,没有出现韩寒一天卖2000件的奇迹,一个多月了才拥有一个钻,不到400笔成功交易,90%的好评率,并还有40个中评和4个差评,对于一向追求生活品质的文艺青年们来说,这样的数据难免让人大跌眼镜。

  近段时间的小组广告,不懂的人还以为豆瓣跟淘宝达成了深度合作,其实,都是豆瓣自己挂的淘宝客广告,什么电饭煲2折啊,创意产品啊,秒杀啊,看着都想笑了。豆瓣把珍贵的流量让给淘宝了。难道豆瓣只能靠cps效果广告来赢利吗?如果真这样的话,还不如自己搭建一个B2C购物平台,卖一些书,碟,创意类产品,或者在产品上面全部加上豆瓣的logo,说不定很多用户愿意购买。而且决定权在自己手上,可操作空间大很多。

  豆瓣人一直在摸索,也许什么都需要尝试一下,融资后也看到在其他一些媒体上面投放广告了,希望它早日找到赢利模式。

禁止发春 发表于 2013-4-20 10:23:15

豆瓣是挺不错的,以前也常玩

泰勒 发表于 2013-4-20 13:01:16

我还不太明白PLA是啥意思 全称是啥 去谷歌一下

冷夜追风 发表于 2013-4-20 13:44:33

转的挺长啊;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豆瓣也PL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