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式民主舆论监督机制的建构

[复制链接]
查看: 938   回复: 1
发表于 2004-11-29 09: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互联网式民主舆论监督机制的建构
作者:代婷婷  2004-11-28 1:31:55  
     原始出处: 不
  



——我国贯彻危机的曙光



内容提要:我国社会政府机构面临着严重的贯彻危机,政府高层的行政决策由于“中间梗阻”造成贯彻不力,损害了中央权威,降低了民众的社会的信任,空耗了社会的能量。网络传媒的发展催生了网上公共信息平台和舆论监督机制,但网络公共领域的建立需要借助制度建设为其保驾护航,才能真正实现对政策贯彻过程的监督。



关键词:贯彻危机 网络公共信息平台 舆论监督



一、我国的贯彻危机严重影响政府职能实现



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病症”是“中间梗阻”,即政治学上的所谓“贯彻危机”①。贯彻危机,是指由于一个社会政治体制的不健全,因而国家的政策难以顺利执行,法规法令难以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具体表现为“中央急,老百姓急,不大不小的领导干部不急”、“上面放,下面望,中间一道顶门杠”的现象②。导致原本一些很好解决的小事,都得要共产党的总书记或者总理亲自批示或者等到某些“权威媒体”曝光后,才引起“高度重视”的“雷厉风行”。



中央的政策始终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但这些政策不能贯彻执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某些地方干部受地方利益、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驱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不但不干而且变着法地顶着干;其次,这些地方干部在任职过程中,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权力网,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组织集团,以地方对抗中央;再次,政府机构冗员太多,办事环节增多,推诿扯皮,内耗严重,层层干预,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即使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政策规范、领导指示和群众需求,执行者也要故意推诿刁难,将“政策”在庞大的官僚机构的传达中失去原本的意义。



贯彻危机(或叫短路政治)必然会极大地损害中央的权威,不仅加剧社会的矛盾,而且会空耗社会的能量,降低民众对社会的信任和社会凝聚力。在民众与政府这样一种长线“委托—代理”关系中,因为公共权力特有的垄断性和信息不对称困境,民众很难对公共权力实施直接而有效的监督。“不好监督,不敢监督,不能监督,不会监督”是监督体制的典型反映。媒体作为政府和公众之间沟通的中介组织,承担着责无旁贷的代言人功能,通过反映民意推进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公共领域成为民主舆论监督更广阔的空间



众所周知,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意见表达的平台, 既鼓励和保障大众参与公众生活讨论、表达各自意见的自由权利,又对国家机器和民主进程行使批判和监督功能。公众使用传媒可行使包括知情权、表达权等在内的言论自由权。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认为公共领域是指介于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有关一般利益问题的批判性的公共讨论能够得到体制化的保障,形成所谓公共意见,以监督国家权力并影响国家的公共政策。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作为私人的个人自由地集合或组合到一起,形成公众。当这个拥有自己意见的公共领域在逐渐汇集民意后,形成一个有别于、外在于、独立于国家的“社会”。这个“社会”的出现并没有导致新的权力诉求,但它改变了权利的性质。公众将自身组织成为公共舆论的载体,并通过信息公开的原则对国家的活动实施民主监督。



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为公共领域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契机。现代公共领域根植于现代社会,开放进步文明的现代社会取代封闭保守落后的传统社会为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不竭动力。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品质及其产生的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使得理性公共领域的健康生长成为必要。



三 网络媒体的发展催生网上公共信息平台和舆论监督机制



互联网开放自由互联的特性,使得人们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更加多元的价值观念、更加包容的承受心态,来参与和接受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网络传媒的蓬勃发展使得任何力量对舆论产生和传播的限制都已经愈显困难。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急需公共权力解决的问题、公共权力是否兑现及如何兑现等都不可能完全在暗箱中草作。



长期严格的新闻宣传纪律,以及深入人心的党和人民喉舌的整体形象,使传统主流媒体拥有了高度的权威性,因此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传统主流媒体往往是谨慎有余、辣劲不足;而新兴的网络媒体无穷链接自由抒发的特质催生了网上公共信息平台和舆论监督机制。这一点通过近年来比比皆是的因为媒体的曝光而得以迅速解决的社会难题得以明证。当前我国公共领域呈现出公共权力运作规范化和社会舆情力量增强的趋势。



目前,我国有名的网上论坛,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新浪网的“新浪论坛”等,以其开放形式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参与的虚拟公共领域。从延安“黄碟”事件、孙志刚案件、刘涌案件等发生期间面世的大量网络舆论讨论可以证明,正是成千上万的网友的愤怒声讨和激情声援,汇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正义洪流,廓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普及了公民常识并且冲毁了不合理的制度堤防,使得传统媒体介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才使得这类问题明朗化,也才使得一些事件立马“喊停”。“孙志刚事件”的媒体互动过程,就是公共领域模式的成功试验。它通过传统媒体形成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继而网络论坛讨论这个话题并形成强大的民意,最后传统媒体报道民意以推动政府解决所讨论的问题。



四、推进制度建设为网络舆论保驾护航



虽然网络舆论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但其中的舆论监督力度完全取决于媒体的关注程度,只有其中重大的典型事件才能够得以解决。在引起各方的强烈关注之后才能得到解决。网络公共领域的建立需要一系列制度的保证才能有效地发挥公众民意,真正实现对政府的舆论监督。



1、建立透明的政府行政机制和监督机制,搭建公共信息平台,让民众积极反映舆论,监督政府的行政举措和贯彻力度。传统的政府决策中,决策过程像一个黑箱,外面的人们往往看不到决策体系内部运作的实际情况,只能透过政策出台的最终结果来认知政策。对中央政策的执行不力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政府行政管理决策和监督机构的不透明。



公共决策应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做出,非保密的信息必须对社会公开,这将日益成为现代公共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公民知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公民进行舆论监督的前提条件。公共决策的公开和透明,能够保证决策者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方面,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媒介手段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地向公众提供公共决策中非保密的各种信息,要建立公共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便于公民了解、监督。另一方面,提供公民有序地决策参与途径,建立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基础上的网上舆论监督体系,凡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要及时接受、反馈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建立高效的扁平化机制,彻底解决贯彻危机,让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2、政府走信息化管理道路,减少管理层次,缩减中层组织。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发展和应用的今天,转型之后,政府则更加注重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信息爆炸时代,如若政府不能有效的管理,就谈不上现代化的管理,互联网和局域网发达的信息化管理是成为我国政府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必由之路。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电子政府的广泛应用将解决这些问题,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并从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公众可以从网上完成如交税、项目审批等与政府有关的各项工作,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相互联系,各级领导也可以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指导各部门机构的工作。通过因特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一方面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另一方面政府上网以后可以让公众在网上办事,这样既能使民众办事便捷,有可以利用电子自动化的手段,节省政府办公人员,精简政府部门,提高办事速度,减少政府开支。



纵横交错的计算机网络改变了政府信息传递方式,使其由多层型变为水平型,原来起上传下达重要作用的中层组织逐渐消失,高层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警醒决策。分工细化的管理组织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把相关的管理部门加以整合成为大势所趋。网络政府管理组织结构也就从金字塔变成矩阵型。行政组织中上传下达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信息高速公路”所提供的大容量通讯技术所代替。



注释:



①姚建宗:《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政治学研究》,1999.4



②邵道生:《“整体合力”与“贯彻危机”》,人民网,2004.3.29



③胡伟:《重大事故非得总理过问不可吗?》,新民周刊,2002.8.12



作者:代婷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2003级研
guojianw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1-29 19: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