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超级女声”18怪

[复制链接]
查看: 380   回复: 0
发表于 2005-8-23 15: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超级女声”18怪
如果我是一个14岁少女的父亲,我的女儿喜欢“超级女声”的话,我是不会制止的。因为像这种知慕少艾的年龄阶段,适合她的电视节目太少了。所以与其让她去看那些假痴不颠的国产言情剧,还不如让她去看“超级女声”更健康。这是我对“超级女声”的定义,我不认为它低俗,我只认为它“低龄”。

至于有人说,有相当多的办公室青年都喜欢这个节目,我觉得这也很正常。因为在大众娱乐节目中趣味的雷同、匮乏、无趣和弱智,迫使他们不得不降格以求、另寻刺激。

2005年,“超级女声”异军突起,铁骑横扫,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逐渐升温成一种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保守人士惊呼,这是全民素质的倒退;前卫人士赞叹这是草根力量的狂欢。个人认为,类似的宏大结论可以慢慢再下,流行文化的脉络总归要等其冷却一段时候才能看得清晰。而且我个人相信,只要是娱乐,不管它当下多么疯狂,总归看得到它迅速冷却的时候。

写这个“18怪”或许会引来不少“炒饭”的骂声(“炒饭”是我模拟的一个新词,意思是“超级女声的FANS”)。但是骂就骂吧,我又不是柯以敏,我怕谁?况且这“18怪”无非是我整理了这半年里围绕着“超女”的是是非非,况且每“怪”都有出处。只是很多“炒饭”们尚在局中,迷醉不知归路而已。

有人说,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那么我这“18怪”,也可以算成对未来“中国流行风俗文化史”的秉笔直书。

第1怪:“万人逃课”为比赛

要说“超级女声”,我想还是从今年5月海选开始说起。据悉,2005年仅成都赛区的报名人数就超过了1万。当地媒体报道,5月14报名首,成都赛区报名点排了1公里的长队,造成周围各路段交通堵塞……几天后,一条叫做《成都超级女声选秀,万人逃学报名》的新闻脱颖而出。我很难想象,“万人逃学”该是如何悲惨场景,如果说一所初中或一所高中的人数在1000人左右,难不成成都当天有20个中学的女生人去楼空,只有男生们面面相觑?说这则新闻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一个现象。从“超女”一开始,媒体就显示出了对异常潮流的灵敏触觉。不过,排除“以讹传讹”的夸张,从其选择“逃学”这个严肃的观点就可以看出,媒体始终没有触及“超女”火爆的真正原因。

第2怪:“红衣教主”受拥戴

“0508469号”选手,某公司董事长黄薪在成都50强选手中以“黑马”的姿态杀出,其以36岁大龄展示出的行云流水的身体语言让人叹为观止:歌唱时双臂交叉模仿低矮的草房;结束时豪爽地单膝跪地;回答问题时双手捧脸作花朵状。至于那句询问评委的“我能喝你的酸酸乳吗?”更被无数网民引为名言……网友们还迅速集结起了黄薪的“粉丝团”,以她那红色的演出服当名字,成立了“红衣教”,封黄薪为“红衣教主”。

不过,倘若真的以为黄薪的出现是“草民反智”时代的开始,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不少媒体在50强之前,都将关注点集中到了海选时种种离奇的“高人”身上,但事实证明,“高人”的存在不过是主办方早期特意预留辅助收视率的“开心果”。

第3怪:“黑幕”一块接一块

请问最近国内什么地方“黑幕”最多。答:超级女声。

之所以给“黑幕”打引号,是因为人C4人都说有黑幕。但没人真正证明黑幕究竟在什么地方。你说没有黑幕吗?资源丰富的“超级女声”偏偏又处在“狂欢经济资源匮乏”的当下。你说有黑幕吗?或许无非是粉丝们自得其乐地在捕风捉影:湖南卫视的《新闻播报点》节目中,黑楠公开对张靓颖作出“自信得无可救药”的评价,在各大网站引起争论,甚至引发了“万人抗议签名专帖”的出现。

有文章说纪敏佳的经纪人是黑楠,这次成绩这么好,肯定得到了黑楠暗中帮忙。对此,纪敏佳的说法是,“他真不是我的经纪人,我过去也没签过任何经纪公司”。

有传言称李宇春之所以获得如此成绩,是由她身为“董事长”的父亲在背后为其撑腰。对此,李宇春郑重辟谣:“我的爸爸就是一个普通的警察,他很支持我学习音乐!”

第4怪:“集资卖卡”麻烦来

网上的一则消息说:为争取更多选票,有一人气选手歌迷私自募集款项代购手机卡为歌手进行投票,以博得票选环节的胜利。发起人的说法是:有很多国外的歌迷,因为没有手机只有闲钱,没有办法投票,所以我想了个代购卡的办法。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人已经通过这种方式给选手募集了无数选票。有一歌手一天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选票就有3000票,汇款额高达10000元以上。

法律人士认为,如果这位发起人并未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正确途径,将会构成“诈骗”;如果资金的确是用于发起者所说的购买手机卡,那么这一行为有可能构成“非法集资”。之后那些小孩被吓坏了,纷纷发表声明,表示不知道,以后也不做了。有时候,媒体的认真还真的让人觉得有点作孽。

第5怪:“短信”才是大外快

由于“超级女声”采用了短信投票的方式,这互动的形式就将“超女”们和其各自的拥趸紧密联系起来。

短信?短信能值多少钱,但是亲爱的“炒饭”们,你们知道吗?短信这一新的经济形式已经让湖南卫视狠狠赚了上千万。

5月6当第一场“超级女声”分赛区广州进入决赛时,约有2.1亿中国电视观众将频道转向湖南卫视,中国电视的收视纪录由此玩新。有报纸说,在“超级女声”某一赛区总决赛的最后一次短信投票中,该节目收入已近38万元,除去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网通的分成,这个收入还约有33万。如果说,15名选手在每场比赛中平均大约能拿15万到20万的选票。按此推算,光从短信一项“超级女声”已收入上千万。短信收入已占该节目收入的40%到50%左右。

第6怪:走进“中性”新时代

从男性审美观看,人气最高的几个“超女”中,李宇春和周笔畅都不算美女,因为太男性化。前一个怎么看都像正在发育中的帅哥,后一个则类似哈利·波特。

其中李宇春尤为突出,她身材高,手指细,声线粗,面容俊。她的“粉丝”大部分是女性,她们在贴吧上疯狂地表达着对她的爱慕。

由此一些媒体断言,人类开始进入“中性”时代——所谓的中性,大约的意思是社会性别其实并非出生注定,而是社会结构逐渐影响定型。如今女的越来越阳刚,男的越来越阴柔,性别差别模糊云云。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有些少见多怪——少女喜欢偏男性化、帅气的女孩子,在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原因很简单,她们有男孩气质,又没有那个年龄男孩特有的傻气、邋遢,一种理想的替代品。

第7怪:“廖乙??”、“玉米”惹人爱

“廖乙??”是什么?就是“张靓颖的FANS”,简称“廖乙??”。

“玉米”是什么?就是“李宇春的歌迷”,简称“玉米”。

“盒饭”是什么“就是“何洁的FANS”,简称“盒饭”。

说实话,“超女”创造出的这些词语,如果让一个语言学家看到,其兴奋劲头估计不亚于古生物学家通过时光隧道回到白垩纪。但是对于非“炒饭一族”的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书。

第8怪:黑楠险遭子弹踹

随着比赛进入白热化。整个“超级女声”的新闻越来越戏剧化,而评委们的表现逐渐成为越来越强大的“粉丝团”的攻击目标。其中有一则消息最为惊悚,说的是,评委黑楠差点挨子弹。

消息援引黑楠朋友的说法:“我和另一个朋友搭黑楠的车子到广州一家常去的餐厅吃晚饭,当时天已黑下来,我们正行驶在一个人少的马路上,突然,听见‘砰’的一声,大家惊了一下,以为撞到什么东西,下车才发现是车后窗玻璃破了一个洞,明显是被枪袭的……”有评委接到匿名信,扬言“废了你”,有评委的名贵汽车被人用水泡了,有评委家中儿女接到恐吓电话……有人说是主办方在炒作。其实以“超级女声”的人气,炒作有害无益。至于黑楠是否真是因“超女”挨子弹,谁知道?

第9怪:评委说话像“无赖”

说评委像“无赖”,而不是“是无赖”,中间有很大区别。

无论是海选,还是之后的淘汰赛。评委至少都是称霸一方的知名人士,平时说话绝不会出口伤人。但我们在比赛中看到的是,评委的严酷、无情,说话经常敲打选手自尊心,诸如:“你年纪不大,怎么却好像怨妇一样?”“我们南京选手的心理素质就是好,怎么说都不会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想唱歌,死路一条”……对此,主办方的解释是,“严厉代表了真正的关爱!”而选手们也不得不含泪对这种关爱表示感谢。

其实,哪有什么关爱。无非是电视秀的一种必要的噱头而已。

第10怪:常宽被“炒”真无奈

2005“超级女声”年度总决赛8强产生。经过3小时的“10进8”激战,郑州赛区朱妍和长沙赛区赵静怡两位分唱区冠军最终被淘汰。而马上传来的不愉快的消息是:“超女”评委常宽被组委会通知“不用来了”。

常宽向记者讲述了他被“炒鱿鱼”的经过。他说,超女总决赛第一场开始的几天,主办方打电话给他经纪人,说要他订机票准备来长沙当评委,可23:00,主办方突然打电话说不用订票了,这次不安排他上节目。之后,主办方又通知他29一定要留出档期,不料最后又通知他以后都不用去了。常宽无奈地说:“如果说超女方面觉得我20年的音乐功底没法为选手起到专业点评的作用,我觉得很遗憾。我也不会再为‘超女’当评委。”

当然,常宽被炒很快就和“三人制”评委制度联系起来,网络舆论认为,“柯楠”联手已经足以纵比赛。

第11怪:评委老师成“公害”

紧跟黑楠老师之后,柯以敏老师也很快成了“粉丝”们的众矢之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些科幻电影,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弗兰肯斯坦,原本以为能够纵它,但是最后却不幸被……怎么说呢?反噬!

事情的爆发点出现在“超女”全国总决选第一场。那场比赛结束后,柯以敏不得不承受“网上万人签名要求下课”的巨大压力。在那一场比赛中,每位选手演唱完后,她都要让选手模仿她的唱法再唱一遍,引来嘘声阵阵。张靓颖用真声演绎了《Beautiful》,柯以敏却要求她按照混声唱法再高八度演唱此歌,引来骂声一片。

而张靓颖在接受采访时候,语言平和,也话藏机锋:“我站在台上唱歌不是唱给评委听,是唱给支持我的观众听的。”“粉丝团”和“超女”们的联合体,越来越独立强大,这在海选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大概跟中国足球一样吧,想不起,究竟从什么时候起,粉丝们变得比裁判都更专业了。

第12怪:何炅躲着出不来

柯以敏下课,常宽被炒牢骚不断,顺子没时间,第三个评委自然成了大众最关心的话题,而何炅成了最理所当然的人选。

但是奇怪的是,湖南方面却始终不肯开口公布这第三人。记者打电话去,无论问谁,均答说,高层要求我们严格保密,不能对外公布,如果要知道,请看比赛当天下午5点我们的某某节目。一干记者气得跳脚:真是越有钱越抠门,越抠门越有钱……记者干脆直接去电何问何炅,但无论他的助理和老板,都说他人在香港,不能赶来云云。于是田震、罗中旭,甚至崔健直到最终证实。还是何炅。

第13怪:自我PK似卖乖

倔强而且极富个性的柯以敏老师终于还是没有能够扛住。

8进6比赛前,柯以敏回到北京郑重其事宣布退出,谈及退出缘由,则开始脸通红,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我做这个决定是在上礼拜,当赵静怡被PK掉的那一刻,我就决定离开了。”按照柯以敏的说法,离开的缘由包括:其一,自己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所以怕自己的情绪会影响此后的评审工作;其二,正是因为自己的感性,才更让自己很难评判,“其实你们每一个都是我的宝贝”。

不过,柯以敏在这种关键时刻下课,非官方、非正式的推论还是有很多。有网友说:“柯以敏下课的真正原因是她台上的表现引起高层的反感。”也有人分析,柯以敏此举极有可能是联合湖南卫视的一次炒作。

但是,我个人还是愿意相信柯以敏自己的解释。因为只有这样的解释才像“柯以敏”嘛。

第14怪:选手转身被“倒卖”

有消息说,“超级女声”当初只是天娱公司卖给湖南卫视的一档电视节目,然而游戏慢慢玩下去,上至湖南卫视和天娱公司,下至选手极其粉丝们,都坚信这些“超女”已经成为新一代超级偶像。

有音乐圈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超级女声”8进6决选于上周五结束后,天娱公司已经开始大张旗鼓地为自己已经签约的“超女们”找新东家了。然而“超女”的代理们纷纷狮子大开口,有些仅签字费,便开出上百万元的天价,让人惊叹不已。甚至让唱片公司要联合抵制这种漫天要价的行为。

天娱公司的这种行为,真的让人怀疑他们是否有栽培“超女”的意思。倘若只是一味倒卖,有些长相甜美的小女生倒容易出手,但还有那么多长相平平的选手呢?难不成真让她们小小年纪就做白头宫女?

第15怪:“低俗会议”去得快

这边是湖南卫视忙得不亦乐乎;那厢央视众名嘴聚集一堂,专门开会讨论,议题就是“娱乐节目低俗化”。

朱军、崔永元、李咏等在梅迪亚中心聚集一堂,严肃地开会讨论“综艺、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倾向”。

被失眠症困扰的崔永元清醒地提出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崭新观点。

一位社科院的学者更是点名指出:“超女”是很恶俗的节目,只有降低这些节目的播出量,并在黄金时间增加新闻、社教类节目的播出量才能解决节目的“低俗化”问题。

不过,会议来得快,也走得快。之后的消息是中央电视台的中秋晚会要邀请一拨歌手,今年“超女”的前8强和去年三甲中的张含韵、安又琪已被列入今年央视国际频道中秋晚会的演员候选名单。

第16怪:戒指不够耳环代

有朋友事后开玩笑地分析柯以敏“下课”的原因:她先送戒指,之后又送给一个被PK掉的选手钻石耳环,等到8进6比赛,回家看看,啊呀,再送估计连压箱底的东西都要送出去了,不行了,还是辞职算了吧。

这是笑话,不过送戒指、耳环确实有这么回事。承受着“万人签名”的压力,柯以敏这个评委不好当,“超女”总决赛第2场,柯以敏将钻石耳环送给了被淘汰的林爽。看得出,事实上柯以敏当天还是受到了舆论的影响,她不仅没有像以往那样亲自示范演唱,或者直接点出选手的缺点,反而对每位选手都大肆表扬。

不过,不论是之前的“粗鲁直率”,还是之后的委屈求全。比赛进行到这个地步,柯以敏的“不快活”应该还是真实的。如果一个评委已经没法真实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能说这个比赛是没有遭受一定的扭曲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