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 发表于 2010-8-10 14:57:43

google广告发展遭遇隐私瓶颈:创始人曾为此争论

来源:新浪科技

google面临隐私权问题

  google是否应当从Gmail用户身上获取更多数据?google是否应当建立买卖网络数据的“交易平台”?google是否不应向用户展示任何广告?这些问题正是google的愿景声明所讨论的。这份愿景声明包含对数十名google现员工和前员工的采访,同时也揭示了google发展信息经济的过程。

  google正面临隐私问题。到最近为止,由于担心用户抗议,google一直没有大量使用用户数据来赚钱。然而,由于其他一些公司正在这样做并从中受益,而社交网络Facebook也在快速发展,google将不得不做出改变。

  一名知情人士将愿景声明称作“头脑风暴”文档,并称google高管并未看过这份文件,而文档中的一些想法是“完全没有成功希望的”。不过,这份文档中的一些理念仍然得到执行。去年,google首次开始收集用户访问网站的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向互联网用户展示具有相关性的广告。

  对于google将如何处理目前拥有的大量数据,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表示:“我们正快速行动。这些数据有很多新用途。认为使用这些数据将损害消费者的观念只是一种假设。人们总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恐惧。”

  其他互联网公司也有可能效仿google。相对其他互联网公司,google拥有更多用户,因此google有能力使一种新的广告瞄准方式成为主流。google同时积极参与各种贸易组织,这些贸易组织常常针对隐私权问题在内部采取一些措施,以越过法律的监督。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去年表示,只要企业向用户披露他们的行为,这一领域可以自我监管。

  就互联网隐私问题而言,google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comScore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球约75%的互联网用户,即9.438亿人使用google的服务。google的愿景声明中称,google的搜索数据库是“互联网上研究用户兴趣最好的原始资料”,“其他任何公司都无法与此竞争”。

  google愿景声明中提出的最大胆想法是通过跟踪用户的上网活动来赚钱。例如,google可以建立数据交易市场,集合来自google等公司的数据,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追踪某个人。

  BlueKai和eXelate Media等小公司已经提供此类服务,这对google造成压力。《华尔街日报》的一项调查研究了这类数据交易及其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创始人观念的改变

  google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些落后。google的公司格言是“不作恶”,因此在过去很多年时间内,google拒绝使用任何方法,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去跟踪用户的上网活动。不过,google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佩奇已经逐渐改变观念,并认为可以在不损害用户的前提下适当利用google所掌握的数据。

  google隐私工程主管阿尔玛·维腾(Alma Whitten)今年6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google的两名创始人认为,他们将改善互联网用户的体验。他表示:“对消费者有利的做法同样也有利于广告主。”近期的一次调查显示,google的跟踪代码已经出现在美国前50大网站的45家中。

  这份2008年的愿景声明,以及google其他一些内部文档展示了google的发展,以及其创始人观念的变化。广告销售是google最重要的业务。然而,广告主已经不再满足于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来投放广告,他们希望根据更详细的用户信息,例如兴趣、收入、健康状况和朋友圈,来投放广告。

  google的改变也反映了互联网行业的权力重构。过去多年中,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是流量最多的公司。然而,目前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应当拥有最多的数据,并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拥有大量个人数据

  这样的改变引发了互联网上的“军备竞赛”,而google这样的公司也担心在竞赛中被甩开。例如,google2008年中期的一份内部演讲稿标题为“打入市场”。这份演讲稿讲述了开展显示广告业务的重要性。google目前在美国显示广告市场落后于雅虎。

  google仍然是互联网行业的领先者。2009年google营收达到237亿美元,超过雅虎的三倍。其网络广告业务的增长速度也快于竞争对手。不过,google营收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大幅下降,而Facebook则成为google一个巨大的威胁。后者能够向超过5亿用户投放极具针对性的广告。

  google内部对Facebook的担忧正越来越多,google为此也在开发自己的社交网络服务。不过,google2008年的愿景声明并未提到社交网络业务。google计划在网站上推出类似Facebook的“Like”按钮,这一按钮能帮助用户告诉好友他们喜欢哪些内容,而用户每次点击这一按钮都将向 Facebook提供极具价值的、个性化的数据。

  很少有公司能像google一样获取如此多的用户数据。以曼哈顿一名26岁的演员阿里·布兰德(Ari Brand)为例,google知道他以733美元购买了一台平板电视,因为他在google文档服务中保存了自己的预算。此外,google还知道他通过Gmail服务发送的 2.3万封电子邮件。google同时还保存了来自布兰德电脑地址的搜索记录。

  关键问题在于,google没有将这些凌乱的个人数据整合在一起。例如,google没有利用Gmail数据在其他服务中投放广告。google仅仅是根据邮件上下文,在邮件侧边栏投放具有相关性的广告。google还曾表示,无法凭借google拥有的数据去确定某人的姓名。

  知情人士透露,google高管认为,利用这些数据的隐私风险相对商业回报来说太大。相对一些不太知名的公司,google需要坚持更高的标准。此外google高管还担心,通过所拥有的数据来赚钱将会引发反垄断问题。

  2006年,google的主要竞争对手还不是Facebook,而是雅虎和AOL。当时,佩奇反对google在用户计算机上安装用于记录用户上网活动的 Cookies,这极大地影响了google显示广告的销售。由于没有Cookies,google只能根据页面名称和内容来投放广告。然而广告主认为,相对行为瞄准广告,这类“上下文广告”的效果不佳。

  显示广告战略的发展

  2006年,google一名高级员工戈库尔·拉贾兰(Gokul Rajaram)和广告销售主管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改变了佩奇的想法。拉贾兰回忆,当时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拒绝购买google的显示广告,一些研究报告显示,google在与雅虎和AOL的竞争中节节失利。然而这并未能令佩奇和布林动摇。拉贾兰表示:“这令我震惊,他们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

  随着google内部的争论越来越激烈,google也看到了机会。当时,显示广告巨头DoubleClick决定出售,而微软则试图收购该公司。知情人士称,google高管对于DoubleClick通过Cookies开展显示广告业务的方式很感兴趣,因为大部分用户并不知道他们被跟踪了。此外,收购 DoubleClick能立刻给google带来显示广告专家和客户。

  2007年,google同意以31亿美元收购DoubleClick。当时一些专家讽刺称,google花费数十亿美元只是为了使佩奇接受Cookies。

  根据google内部演讲稿的说法,google当时在衡量显示广告效果方面不如微软旗下的Atlas,在行为瞄准技术方面则不如AOL的Tacoda。google高管因此决定引入Cookies,即针对google销售显示广告的每一个页面,用户计算机都会被安装Cookies。

  到2008年末,google计划推出基于用户兴趣的广告服务,但具体规则仍然存在争议。这一争议在google一次高管会议上达到顶点,佩奇与布林发生争吵。一名知情人士称:“这令人难过,这就像看着你的父母打架。”这名知情人士称,布林在这一方面比佩奇更顽固,然而最终他默许google提供此类广告服务。

  google于2009年3月推出基于用户兴趣的广告服务,不过这一服务目前仅提供给有限的广告主。为了打消布林和佩奇的担忧,google设立了www.google.com/ads/preferences网站,用户可以选择不启用google的Cookies。

  简而言之,google希望推动更多的广告交易,即使这些交易与google的数据无关。此外,google下一步希望成为所有人数据交易的平台。消息人士表示,google正在考虑是否要这样做。

lyyxyyl 发表于 2010-8-10 16:08:36

希望GG能有更大的创新,支持下

dahuie 发表于 2010-8-10 16:10:46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netcoder 发表于 2010-8-10 23:03:59

用户隐私就是个定时炸弹,还是少碰为妙。

imchazi 发表于 2010-8-11 09:38:40

多么好的一个公司啊!!!!!!

我是sorry 发表于 2010-8-11 10:53:28

看别人在做,自己又能做!这心理矛盾啊!

hlzone 发表于 2010-8-11 11:57:27

貌似GG每天都在打官司:L

firearmer 发表于 2010-8-11 15:02:26

Google具体内部是怎么做的,谁又真的知道呢?反正自己小心别暴露隐私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根本不指望这些公司会给你保密,到了非常时候,就惨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google广告发展遭遇隐私瓶颈:创始人曾为此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