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眼球的冷战

[复制链接]
查看: 299   回复: 0
发表于 2013-7-5 14: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来自游戏软件工程师Nicklaus Liow发在Medium上的这篇文章。文中把网络和广告利益方间的博弈与当年美苏冷战做了对比,思路还挺好玩的。

同盟时期
banner 广告出现之后把原本开放 " 免费 " 的互联网带入商业化,得以让互联网更快壮大。这样的结盟是很必要的。但是,它不会持续到最后。

就像二战时期美国苏联等因共同目标而结成同盟国,却在二战结束后,因意识形态冲突等原因陷入冷战。

而利益冲突也存在于网络广告和受众之间。负责呈现广告的利益方其实只想把流量锁在特定渠道里,而互联网本是开放和连接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它被称为 " 网络 " 的原因。

而现在矛盾来了,这是场介于广告行业和开放网络的无声战。

武力比拼
人们现在已开始学会忽视广告了,而作为回应,广告方会把广告做得更具侵略性,把它变得更闪更大;或者跟踪你的网页浏览状况,把广告投放更精准。

但过了不久,受众又不能忍了,好多屏蔽广告的工具服务也接连出现。而广告方又会接着做出回应,出大招。

两者间比拼的火药味更浓了。

战争伤亡
不提广告时而恼人这点,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互联网的开放性。

    RSS 消亡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无法最好地展示广告,而且,它让受众脱离了原本的内容商渠道 (那放在原来渠道上的广告就毫无作用)。

    Twitter限制第三方对它的API使用,惹恼很多开发者,而这样正是能让更多 Twitter 用户重返官方应用,去看它的 Promoted
    Tweet。

    Facebook 用无处不在嵌入各种网站中的 Like 按钮去记录你的兴趣,它也好把信息卖给更多广告商。

它们都在把开放自由的网络变得割裂。就像是为了贴传单,而特意立起那一道 " 柏林墙 "。

拆下这堵"柏林墙"
广告性价比在下降。经济压力正是压垮苏联的原因,而这个,也可能是今后使得靠广告驱动的网络崩塌的原因。

但是,就像冷战时期一样戏剧,当下这样的时期也有许多创新迸发。冷战时期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发明了互联网。类似的,正当各种广告模式混战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创新的替代方案:

    Penny Arcade的筹资:为了网站首页 1 年内不放任何广告,在线漫画网站 Penny
    Arcade 在 Kickstarter 6 分钟即筹集到 52.5 万美元

    App.net:和 Twitter 不同,这是个付费社交网络。它向用户收费而不是卖出用户信息,并且向第三方提供非常友好的 API。(不过最近App.net宣布转向免费增值模式了)

    Flattr 和Gittip:这两个都是想把那无处不在的 Like 变为更实际的向创作者的微支付 / 微捐赠。比如你注册 Flattr 账号后绑定银行卡并设定每月预算,接着这个月内所有被你 Like 过的内容创作者就会平分你这笔预算。具体机制可看这里。

我们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去找到更适合支持创作者的形式。通过改变付款方,我们可找回原本开放自由的互联网,而我们自己也会更自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