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客井喷式增长 渐成国人网络生活新宠

[复制链接]
查看: 459   回复: 1
发表于 2005-11-22 18: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随着中国国内门户网站的强力介入,中文博客无疑成为网民们关注的最大热点。有统计表明:从2005年7月开始,中文博客的数量正以每数千人的速度“井喷性增长”。博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竟在短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中国人网络生活的“新宠”?
  ●渴望交流
  一位年轻的作者Anni在其博客的第一篇文章里说道:“想到写下的这些文字可能会被很多人围观,心里便有些打鼓,写出的字像己出的孩子,要为其终生负责。说到文字,虽然其生产过程容易,但也难以管理,于是,心里不免生出些自作多情、作茧自缚的惴惴来。”
  她大概不是第一个把博客比作孩子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个老生常谈的比喻却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相当一部分网民对自己博客的态度,既细心地呵护,又渴望和朋友们交流对种种事情的看法。
  “代忘”是居住在广州的一位年轻编辑,他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写自己的博客,这里面记录了许多他关于哲学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思考,更保留了许多小范围内论争的痕迹。“每个想写作的人都可以在博客上写作,写作变成了很大众的东西。”他说,“在这里,人和人之间也更彻底地袒露自己。”
  很多中文博客其实都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平时都呆在写字楼里的办公室、公司的隔板间或者大学的宿舍里,面对着电脑屏幕进行工作和学习。写博客、阅读博客是繁忙工作的调节,甚至还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寄托。这里有常的嘘寒问暖、生活中的迷茫和感慨,也分享着思考与快乐。博客的文章不一定每天都更新,但是,围绕着这些文章和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却可以和自己的朋友,有时候是闯入这片“自留地”的不速之客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些平里躲在电脑屏幕后的“眼睛”,通过敲打键盘传递自己的真诚。
  ●与名流同行
  博客一度被认为是和公开媒体完全不同的发声空间。有不少专家甚至概括出“博客精神”———“草根的、匿名的、真实的”。但是当门户网站把名人与博客“捆绑”在一起强势推广的时候,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点开新浪博客的首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写小说的作家余华,唱校园民谣的歌手高晓松,做房地产生意的潘石屹,还有“超级女声”张靓颖……每一个名字都意味着属于主人的一部分生活世界可以用博客的形式向你打开。
  张海迪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一代中国青年的偶像,现在她可以通过博客来影响更多的人。张海迪在她最近的博客文章中谈到了自学英语的往事,有一张照片附在文章前面,是她70年代所用的《英语900句》和文字典,已经残破不堪,可以看出主人当年所下的功夫。系统显示有近4000人阅读了这篇文章,40多人回帖留言。一位名叫“天台之音”的网友说:“海迪姐,25年前你的事迹感动着我们那一代学生。今天看到你的自学英语经历和勤奋的写作活动,再次感动我。我将你的事迹讲给上中学的儿子听,激励他学好英语!”
  名人们的博客似乎一下子给普通网民们的生活注入了活力。原来偶像们可以这么平凡,一样为工作上的事情繁忙,一样为家里的事情奔走,一样为朋友的误解而挠头。人们和名人的心理距离一下子被拉得很近,就好像在余华的一篇文章后,一位匿名的“粉丝”(fans)跟帖写道:“余华兄弟,你真好!”
  ●走出信息的迷宫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信息稀缺的问题。面对信息海洋,人类不得不面临一场新的挑战:超越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最大的活力其实在于其对信息的选择、整合能力。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博客们不一定是知识的生产者,但一定是知识的管理者。他们往往从自己所从事领域的专业视角出发,对自己每天“遭遇”到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拣选,形成一种有专业浓度又深入浅出的信息,供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有兴趣的访客浏览和使用,使他们得以避免陷身于信息迷雾中不知所措。
  最早在中国推广博客的方兴东在《博客宣言》中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博客:“他们像远古的炼金术士一样对知识充满痴迷。他们想率先走出信息迷宫,他们乐于向人们分享在信息海洋里的冒险历程,为后来者开辟一条条成熟的航线。他们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链接
  Blog(weblog的简称,即网络志)3年前进入中国时,有人将之音译为“博客”,而这个概念也常常被用来指称网志的作者blogger。在今年11月初举行的南京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有人建议把2005年命名为中国的“博客元年”。  
  人民报海外版
npw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11-27 17: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